首页 >> 特色创新 >> 实训方案设计思路 >> 正文
实训方案设计思路

    实训方案设计思路

    发布时间:2022-09-20 编辑: 点击:[]

    基地旨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对接产业人才需求,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带动实训基地数字化转型。通过构建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推动能源电力相关专业教育教学模式、业态、方式的“三个转变”,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新业态、新模式,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以培养高素质双碳电力人才为目标,构建企业全要素虚拟仿真业务场景,建立与行业龙头企业“同步”数字化环境,打破现有专业边界、学科边界、学校与社会边界。融合企业运行、检修、维护等相关元素,不断提升学生技术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及决策能力,解决高校双碳电力人才培养中正面临的“设备封闭(看不见)、场景危险(进不去)、融合实施(成本高)”等困境。加强虚拟实训环境与真实环境相互融合,做好仿真实训虚拟角色构建,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理解、消化、固化知识点,提升学习效率、能力和效果。

    1 实训项目必要性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IT 技术迅速发展及与传统能源电力行业实现快速融合,一场由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带来的产业变革正在孕育,数智化真实电力场景十分稀缺,无法满足学校双碳电力人才实习要求。本项目依托数字化应用工具,重点建设微电网虚拟仿真、零碳线上展览馆、综合能源服务、风电机组故障诊断与检修维护等虚拟仿真项目,搭建能源电力企业现场运行虚拟场景,能有效依托虚拟仿真技术,搭建电力行业虚拟仿真场景,以任务为导向,从而有效解决场景带电作业危险、实际运作成本高、实操难以实施和效果验证成本高的问题。

    2 实训项目先进性

    以“好用、实用、管用”为人才技术培养原则,以“虚拟仿真、虚实结合、服务产业技术创新”为目标,实训通过虚拟场景、对接真实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场景,运用可视化工具、智能算法模型打造双碳电力实践平台,充分体现了新技术条件下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在服务区域经济的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由知识教育向技能教育、能力教育、素养教育的全面转变,努力实现学生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的无缝衔接,为地方高校创新型、实用型、技能型双碳电力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支撑。

    (1)与时俱进、知行合一,培养双碳电力人才

    实训设计紧贴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升级背景,融合行业龙头企业能源转型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构建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的实训内容,引导学生掌握新时代企业新能源技术、运行维护、调度运行、综合能源管理等工作技能,培养高素质双碳电力人才。

    (2)虚拟仿真、全要素建构,打造数智化实训平台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搭建高度仿真的企业实践环境,模拟企业运行、维护、检修等工作场景,全仿真企业运行调度、检修维护、安全操作等工作流程,构建全要素场景的数智化实训平台。

    (3)岗位衔接、学科融合,建设高水平实训教学体系

    实训内容迎合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能源转型发展的人才需求,以企业典型岗位需求为基础,集成多专业学科知识,融合电力企业现场实际岗位需求,激发学生不断创新思维、开拓思路。打破传统实训教学依附理论教学的实训模式,建设高水平实训教学体系。

    关闭